【大河财立方记者杨萨】4月28日正规低息配资,一则“银行盯上‘县城贵妇’”的新闻登上热搜。
一边是实体网点规模连年收缩,一边是拓展县域网点数量,看似矛盾的背后,实则是银行谋新求变的策略之一。
多家A股银行在2023年报中表示,加大城区低效密集网点撤并迁址力度,推动网点资源进一步向县域地区倾斜。
中国企业资本联盟副理事长柏文喜在接受大河财立方记者采访时表示,之所以拓展县域市场网点数量,一方面是因为国家政策鼓励金融机构服务实体经济,特别是支持乡村振兴和小微企业发展,另一方面随着城镇化进程和人口迁移,县域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居民金融服务需求增加,促使银行增加在当地的网点和服务。
金融服务重心进一步下沉,
网点资源进一步向县域倾斜
从数据来看,银行撤减物理网点仍是趋势。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官网数据显示,2023年,超过2400家商业银行下属机构网点结业退出;2022年,约2300多家商业银行网点终止营业。
“随着互联网和移动设备的普及,越来越多的金融服务可以通过线上渠道完成,实体网点的客流量持续减少,考虑到运营成本等问题,银行有动力缩减实体网点规模。”柏文喜表示,银行通过优化网点布局,将资源重新分配到更有需求或发展潜力的地区,如县域和乡镇,以更好地服务当地经济和居民需求。
多家A股上市银行在2023年财报中明确,推动网点资源进一步向县域地区倾斜。
深耕下沉市场的邮储银行在年报中提到,重点保障县及县以下区域网点覆盖面,优先在金融服务空白乡镇及薄弱地区增设营业网点。2023年,该行新开业营业网点134个,其中县及县以下区域占比82.84%,在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以及参照重点帮扶县管理的新疆和西藏地区新设营业网点19个。
银行网点总数缩减的大趋势下,农业银行在2023年新增55个分支机构达22843个。其中,该行县域网点占比提升至56.4%,县域网点占比较2022年末提高0.3个百分点。农业银行年报中提到,金融服务重心进一步下沉,推动网点向县域、城乡结合部和重点乡镇等区域迁建,不断延伸县域服务渠道。
平安证券在《银行业县域金融专题研究》中指出,得益于市场唯一投管行牌照,常熟银行形成了“30+1”的兴福村镇银行体系,控股村镇银行数量位于上市农商行首位,相继在江苏村镇(9家)、河南(6家)、湖北(5家)、云南(10家)、广东 (1家)开设31家村镇银行,设立机构数量174个,选择金融供给相对薄弱地区,发挥“先行者”优势,提前占据市场。
银行布局县域市场面临“小而分散”等问题,
应开发更适合县域市场特点的金融产品
面对净息差收窄、同业竞争加剧等挑战,银行正加速下沉市场的业务布局寻找新突破口。
交通银行秉持“一县一业、一村一品”的理念,因地制宜发展县域富民特色产业;中国银行加大县域地区智能设备投入,实现便携式智能柜台县域营业机构全覆盖;建设银行围绕县域农村地区农资、商超等日常生产生活场景,搭建惠农便民专区;工商银行面向县域乡村客户提供专属贷款、大额存款等金融服务。
大行和股份行积极推进金融服务重心进一步下沉,中小银行已经尝到县域市场“甜头”。
长沙银行提前布局县域打法,坚持县域金融“一号工程”战略定位,该行渠道三级网络实现了当地县域地区的100%覆盖。2023年,长沙银行县域存款余额达到2,045.74亿元,较上年末增加282.32亿元,增长16.01%;县域贷款余额达到1,697.00亿元,较上年末增加273.93亿元,增长19.25%;县域零售客群624.87万户,较上年末增加59.56万户,增长10.54%。
不过,虽然县域市场前景广阔,但银行展业仍面临诸多考验。
平安证券指出,县域区域地理面积更为广阔,客户相对更为分散,分散的客户群体提升了银行展业的难度和成本。此外,由于县域市场经济的特殊性,县域市场大都是中小微企业,单笔贷款规模相对较低,绝大多数小微企业资金需求在50万元以下。
“除了共性问题,不同类型的银行布局县域业务所面临的情况也有所不同。”柏文喜分析,对于国有大行和股份行而言,面临的困难包括与当地小型银行和信用社竞争、适应县域市场的特点。城商行和农商行与县域市场有天然的联系,但可能面临资金规模和科技能力的限制。
对于上述问题,柏文喜建议银行应从以下4个方面发力,一是利用自身的地方优势,积极探索与农业产业链的深度融合正规低息配资,发展特色金融服务。二是优化金融产品:开发更适合县域市场特点的产品,如小额贷款、农业保险等。三是加强金融科技应用,积极与金融科技企业合作,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提升服务效率和风险管理能力。四是提升服务质量,通过培训提升员工的专业能力和服务意识,增强客户满意度。